行业新闻

【纪事】诗意火星电竞网址村庄

2025-04-24 01:35:5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从秦安县城向北行进8公里,盘山而上,来到叶堡镇石节子村,村庄坐落在黄土高原的梯田状台地上。

  沿着一条蜿蜒盘旋的石板路,漫步于村子角角落落。别具创意的雕像,分布于路旁、土堡、梁峁、林间;温馨质朴的民居,融日常生活与艺术展览为一体;黄土崖壁上的浮雕,记录了村民参与艺术的精彩场景

  石节子村民以大地为纸,挥写乡村诗篇,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生长在乡村,石节子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于2024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2024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发展大会上,成为甘肃唯一入选2024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典型案例美好文化空间类提名案例。

【纪事】诗意火星电竞网址村庄

  步入村口,路旁崖壁上,“石节子美术馆”几个大字,深深刻画嵌入黄土,下面有一行桃树枝编制的英译字母。

  “这是村民用铁锹铲出的大字,算是石节子村美术馆进馆的标志。”石节子美术馆馆长胡建强说,“石节子村美术馆由整个村庄的山水、田园、植被、树木、院落、家禽、农具、日用品和村民构成,全村有13户人家,每一户人家都是一个分馆,像这户人家名字叫靳银银,馆名就叫银银馆。”

  据悉,艺术家靳勒是石节子村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曾在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他热爱故乡,于2008年创办了石节子美术馆,开展了诸多艺术活动,国内外艺术专家与村民互动进行各类艺术创作。

  村庄随处可见各类原生态艺术作品,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度对话。但见一黄土崖上,绘制了一个直径约两米的水涡立体图案,粗糙的黄土自然纹理,富有层次的螺旋形构图,令人无限遐想。

  “2017年7月,我们举办乡村密码中国石节子村公共艺术创作营艺术活动时,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研究生岳琦来到村里,看到山峦起伏,感觉天气干燥,便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创作想法,把水的清凉、柔和带进这里,于是制作了《山漩》的创意性作品。”胡建强介绍。

  此次艺术活动中,村民们一双双淳朴厚实的眼眸,也深深触动了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学生齐浩冲,他利用黄土崖、绿色啤酒瓶和广角镜相结合,创作了浮雕《大地之眼》。“只想让石节子村在外务工的亲人,想起这只眺望远方的大眼睛时,能记得常回家看看,陪陪老人孩子。”齐浩冲坦言。

  行进村庄,随时“偶遇”各类艺术作品。伫立山头、凝视村庄的孔子雕像;人面鱼尾、翱翔空中的飞鱼;身着牛仔服、青春洋溢的女青年;古朴自然、石头镶嵌的石板路;坡洼沟壑边缘、用废弃树枝做成的护栏;还有麦垛、石磨、菜园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文化景观,都是艺术的一部分,构成一座浑然天成的艺术馆。

  “石节子美术馆不是一个单体建筑,整个村庄的13户民居就是13个分馆,共同构成了一个依托自然、融合人文、囊括人居,没有明显边界的、立体的、动态的、多维的巨大艺术馆。这种独特的理念,打破了传统美术馆的实体空间,真正将艺术融入生活,把生活变成艺术。”秦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昊莹介绍。

  熏暖的微风,拂过散落在村落的每一座雕塑、每一间房屋、每一块田地,时间仿佛慢下来,让人慢慢品味古朴雅致的乡村艺术。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78岁的村民杨菊秀身子骨硬朗,侍弄着院外的小菜园,挖土耙地,点种菠菜、辣椒、西红柿。

  石节子村村民放下锄头,变身为艺术创作者。村庄一处土崖上,一匹马跃然其上,古拙憨实,带着泥土的厚重气息。这是村民靳彩琴与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高峰合作完成的浮雕作品《是你的也是我的》。

  “我们村再往深处,就是锁子峡,听老人们说有一个道士用石钥匙打开石峡,里面都是金马、银骡、金鸡、银狗,道人因贪财被锁进石峡里。”靳彩琴说,“金马跑出石峡,全村就兴旺了,所以我画了一匹马,美院的高峰老师把这匹马泥塑在墙上,已经塑成9年多了,风吹日晒,没有变样。但我们村子却变得越来越红火了。”靳彩琴说。

  艺术,在石节子村不再是高高在上,村民从最初的旁观、服务逐步进入到互动、参与,走上“前台”唱“主角”,变身为艺术创作的主体。

  20多岁的村民靳红强虽然残疾,但他身残志坚。他看到来来往往的美院学生到村子里进行艺术创作,村里建成了书画小院,置办了画案和笔墨纸砚,他也拿起笔画起来。画着画着,他的一幅画作竟然卖出了500元,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我是个农民,以前天天在地里干农活,最远到秦安县城逛一趟。自从村子建成美术馆,我和乡亲们到上海、北京、兰州、深圳参加了艺术展览,还出了国,真是大开眼界。”石节子组组长李保元说。

  李保元回忆,2007年,艺术家靳勒带领他和靳女女、靳茂林、孙保林,赴德国卡塞尔参加了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走入艺术殿堂的李保元,第一次欣赏到各类艺术作品,在他心灵深处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回到村里,随着石节子美术馆的建成,李保元的家也变成美术馆之一的“保元馆”,竹林掩映的院落,墨香扑鼻的画室,成为艺术爱好者交流、培训、创作之地。他家客厅悬挂着一幅大大的中堂字画,摆放着伏羲女娲画、耕牛画、鸡鸣画等中国画,将农家生活滋润得愈加生机勃勃。

  “你的作品是什么?你对艺术怎么理解”李保元一次到北京参展时,面对外界提问,他大声说道:“石节子村的一段路被暴雨冲毁了,艺术家们捐助3万元,我拉了石头,混合泥沙,修好了路,这段石板路就是我的艺术作品。啥叫艺术?艺术就是让我变得自信了,否则,我在你们这些人面前连话都不敢说!”

  村民们把生活变成艺术,用艺术改变乡村。李保元悉数村子的变化:以前,村民将垃圾随处乱扔,如今会自觉丢进垃圾桶;以前,村民见了外人不闻不问,如今开办民宿和农家乐,主动招揽游客;过去,村子平整硬化道路,县、镇政府出资支持,但村民不愿出劳力,而通过举办艺术活动,把大家的心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修好路,如今村集体有啥事,大家抢着干

  秦安是花椒之乡,但在石节子,村里妇女用花椒制作香囊。2024年5月,石节子美术馆举办《石节子花椒艺术展》,来自北京的艺术家赵晨,根据当地民俗发起了“石节子花椒香囊”艺术项目,设计了一款石节子花椒文创香囊,以“石节子”三字为形,用生肖及椒枝为绣像,村民们缝制填香,火星电竞网址备受电商青睐。

  “这里的花椒麻香味浓,随身携带花椒香囊,可以驱蚊虫、防风寒、防感冒,还能开胃、醒目。”58岁的村民靳林珍说,她按照艺术家设计的样式缝制花椒香囊,还用花椒枝条制作了拐杖、弹弓等文创产品,去年收入几百元。

  她拿出一筐晒干的葫芦说:“今年种菜时再种些葫芦,葫芦寓意好,谐音福禄,我准备在葫芦上雕刻图案。我现在主要照顾85岁的老母亲,闲暇时做香囊、烧陶罐、刻葫芦。”靳林珍就这样从容地生活、自然而然地艺术创作,把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

  桃花灼灼,绽放秦安万亩桃园。今年4月秦安桃花会期间,石节子美术馆的“一起拍村庄”摄影活动、石节子电影节、石节子花椒展等艺术活动如期举行,小山村热闹起来。

  其实,石节子美术馆已成为一个特殊的“地标”艺术空间,已累计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和艺术活动100场次以上,收藏有摄影、绘画、雕塑、影像等作品600多件。石节子名声大噪,参观者络绎不绝,成为网红打卡地,这个传统村庄重新聚集了人气。

  步入石节子乡建馆,一幅幅典雅独特的画报、一张张记录影像的摄影照片、一条条轴线状的大事记展板,详细展现了石节子村庄的艺术展览和交流活动。

  艺术家被“请进来”,与村民互动共鸣。2012年6月,《绿心国际戏剧、环保、教育论坛》在石节子美术馆举办,美国社区论坛戏剧导演赫克托、西班牙社区戏剧教育专家阿莱希亚等国内外戏剧导演和环保学者,与村民交流人与环境和谐相处;2015年10月,西安美术学院王志刚教授策划《石节子公共艺术创作营》项目,雕塑系12名学生与村民用村庄废旧材料创作了12件作品,北京电影学院举办《本真叙事2015中国石节子国际新媒体艺术展》。

  2023年10月,石节子艺术乡建馆落成,石节子美术馆的艺术乡建成果集中展示;2024年4月,石节子美术馆举办《石节子花椒艺术展》,展出千余件绘画、诗歌、视频及公共艺术作品;2025年1月,《写给大山的诗石节子2025年诗会》举办,孩子们朗诵了自己写的诗歌,嘉宾老师分享讲解

  村民“走出去”,参加艺术展览。2009年8月,村民靳茂林、李保元、叶根成、靳喜军、王姣莲、孟可等6人参加北京798双年展;2019年3月,石节子美术馆参展中华世纪坛《中国艺术乡村建设》,10月,到深圳参展《中国艺术乡村建设深圳》

  一场场艺术活动,使石节子成为全国10多所艺术学院的社会实践基地,艺术家、建筑师、摄影家、作家、社会学家、农业专家、各类学者和学生、儿童纷纷前来,与村民在这里交流互动,一个个美育种子播撒心田、茁壮成长。

  来自北京的窦清风留言:来到这里被震撼!艺术就应该是这样,走进真正养育它的土地,接地气才能有灵气;李女士留言:在石节子上空,永远飘动着一朵艺术的云;王萍留言:见山不是山,见村不是村,胜似人间天外天;严冬留言:这里是艺术、爱与乡愁,是古老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黄土高原上的一抹耀眼阳光,是优秀的乡土文化

  美育育人,润物无声。一位名叫张鑫的学生释怀地表示,“来到这里,我将所有的都放下了。”一位伏先生带孩子参加活动后说:“我们不仅教孩子学会绘画的技能,更培养孩子发现美的能力,让他们拥有感受表达美的能力。美育,犹如人类需要氧气,犹如草木需要阳光。”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师董婕说:“石节子的故事美好纯净,石节子的村民质朴生动,愿石节子永葆魅力和底蕴。”

  石节子,这个充溢着浓浓艺术气息的村庄,承载着乡愁,见证了岁月,惊艳了过往时光,通过艺术乡村建设,村民把乡村生活变成了“诗和远方”。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

  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