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攀枝花不仅有火红的木棉,更拥有丰富多彩的“非遗之花”。数据显示,攀枝花市目前共有103项非遗项目被纳入省、市、县(区)三级保护名录,其中傈僳族婚俗、苴却砚雕刻技艺等省级非遗项目更是多次登上央视,成为外界了解攀枝花历史文化的“窗口”。
在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攀枝花市税务局将“非遗传承保护”与“税收普法宣传”相结合,走进非遗传承企业开展税费政策宣传,让税惠春风助力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作为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之地,火星电竞app盐边县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拥有46项非遗项目文化富矿,其中与傈僳族相关的就有9项。
今年3月,“非遗四川·百城百艺” 项目盐边傈僳族服饰在北京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春季)舞台上亮相,精美的纹样和鲜明的色彩充分展现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受到众多观众喜爱。
为更好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盐边县税务局组织“税宣小队”走进盐边县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为工作人员宣传税惠政策,辅导个税汇算、社保缴纳。持续深化“税务+非遗”服务机制,为非遗相关企业送上定制化税费服务,面对面辅导发票开具、纳税申报等常见业务实操,助力非遗文化走稳“守正创新”之路。
“非遗传承发展不仅要靠手艺,更要在合规经营下才能走得长远。”成都金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盐边分公司财务人员贺琴介绍,“我们公司去年超9成的收入都享受了免税优惠,有国家政策支持,我们更要走好传承创新之路,让傈僳族非遗技艺成为可触摸、可感知、可留存的艺术品。”
同样在税惠春风中焕发新活力的还有“中国彩砚”——苴却砚。它集中国“四大名砚”优点于一身,以丰富的膘、眼、线、纹等众多石色称雄于砚界,苴却砚雕刻技艺也在2009年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攀枝花市鑫苑工艺美术制品厂内,工匠们正埋头雕刻,石屑纷飞间,一方方精美的砚台映入眼帘。
“作为非遗传人,我更注重发扬苴却砚的文化特色,做好形色体艺术。”鑫苑工艺美术制品厂负责人、苴却砚非遗传人任树宾表示,“税务部门也是非遗文化传承的同行者,给我们送来税惠政策,还帮助我们规避涉税风险。”
据了解,在税收宣传月期间,仁和区税务局宣传小分队走进苴却砚文化产业园区,开展“非遗传承·与税同行”专题活动,精准聚焦行业需求,为非遗匠人送上“非遗发展手册”。从石料采购的发票规范到文创研发的加计扣除,从申报纳税的流程操作到非遗匠人的个税汇算辅导,火星电竞app税务部门以“政策落实精度”“税费服务温度”为非遗传承增添“税动能”。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创新是最好的传承。下一步,攀枝花市税务局将持续聚焦非遗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更加多元、接地气的税收宣传普法形式,不断提升税费服务质效,做好非遗文化传承的“守护者”,助力非遗产业在合规经营、诚信纳税的浓厚氛围中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卢小倩、唐雅婷)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